2005年1月攝於明十三陵之定陵
那趟北京行因為電池的原因,照片很少,後來電腦當掉又流失不少照片.....嗚
最近常在電視上看到中國挖掘古物現場及明清皇陵的介紹,讓我想起2005年天寒地凍拜訪定陵的回憶,那次將近一個月的出差路線真的很離譜,地理位置是由南到北而氣候則是由溫暖到凍僵,首先是從年底在深圳待了約三天接著緊飛上海~此時的長外套得加上羽絨服,接著在上海,蘇州間來回盤點,查帳直到一月下旬,最後一站再往北飛北京~人家燕子是往南飛去避冬,怎麼我是反方向往寒冷的北方前進呢~而溫差二十幾度的天氣讓我的大行李箱裡塞滿各樣的衣服及保暖物品,第一次到零度甚至零下的我準備了快20包暖暖包,為了這些暖暖包在過深圳海關時還被要求打開行李~大哥,有人會白目到把毒品放在行李箱裡嗎我在EY時專跑上海蘇州線,難得有機會去到古都~北京,怎樣也要排個兩天走走看看,更何況我特偏愛清朝的歷史,人物(我想也許我的某一任前世不是在紫禁城裡的婢女就是守墓人吧...噗),就這樣北京工作結束後留了兩天,走訪紫禁城,天安門,王府井大街,恭王府,定陵,八達嶺,頤和園等地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璄建都於南京,死後係葬於南京鍾山之孝陵,我在2006年10月曾到訪,大概花了快兩個小時走完全程,只可惜南京雖貴於六朝之都,但屢經戰亂,文物古蹟無法得到完善的保存,陵前神道上的兩排石像已不復見,只能按路邊的原貌圖去想像(跟希臘雅典的古建築有得比哦),除了要往底下應該就是地宮,不過沒有開挖的後山前的山洞裡吹來陣陣又涼又濕的涼風,讓人有感覺是在墓地外(事實上當時天氣非常炎熱,這股風讓人發毛),我覺得孝陵就像爬山的普通景點一般
而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十三位皇帝陵墓的總稱,位於北京市西北處約五十公里之晶平區天壽山南麓,陵區面積達四十多平方公里,長達二百多年間依序建有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等,總計葬有皇帝十三人,皇后二十三人,皇貴妃一人及數十名殉葬皇妃等,其中以長陵,定陵最為宏偉也是主要參觀的景點,但目前僅有定陵在西元1956年進行考古挖掘,除了看看外在的建築還能看看當朝的寶目這才是選定陵的主因
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鈞和他兩位皇后~孝端(東宮正主皇后王氏,諡曰孝端貞恪莊惠仁明媲天毓聖顯皇后~名號真是響亮但誰記的住呢原就與神宗合葬於定陵),孝靖(是光宗朱常洛生母,原封恭妃,於熹宗即位後諡曰孝靖溫懿敬讓貞慈參天胤聖皇太后,遷葬定陵)的陵寢,他小小年紀年僅十歲即位,年號萬曆,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帝,陵寢於在位十二年就開始建造,耗費六年,共花費八百萬兩銀,一個才正值二十二歲正青春正美好的少年仔,又是王朝裡最有權力的人,不好好打理國事,做個明君,居然早早就為了他的身後事著想,大興土木,還沉迷酒色,荒淫無道,留給後人的只有昏君這個臭名, 不過也因為他地宮裡這些陪葬的寶貝兒,能讓我們後人一窺這些皇室珍寶
實際走訪定陵,其主體建築分佈在一條中軸線上,有三架單孔漢白玉石橋、碑亭、陵門、重門、恩門、 恩殿、方城明樓、寶城牆和寶頂等,在中軸線兩側還有許多附屬建築,這些地面建築曾遭三次大火,現只剩遺址,唯一完整保留下來的是仿木架構的明樓,終於來到地宮門口,帶著又興奮又期待的心情往下走九層樓梯,來到地宮門口,首先看到的是兩扇潔白的漢白玉門,高3.3公尺,寬1.8公尺,重約4噸,門扇上橫以青銅鑄成的長方形大樑,只能說果真有皇家的氣派,地宮又稱玄宮,全部用石砌成,總面積為1195平方米,石料絕大部分為大塊青白石砌成的拱券,前、中、后三殿的殿門是用漢白玉雕琢成的,中殿內陳設有三座漢白玉石精雕的寶座,呈品字形排列,座前各有一套黃色琉璃五供及青花雲龍紋大瓷缸,專供長明燈使用,后殿的棺床上停放著神宗和兩皇后的大紅色棺槨,並陳放二十六只隨葬木箱,當然出土的屍骨及珍品皆已不存在地宮中,只留下棺槨,我想應該是重到搬不走的寶座和整間空盪盪的墓室,也許是因為水利工程做得好,地底下終年不見天日再加上大量使用漢白玉的石材,地宮裡並不潮濕,反而散發出陣陣微涼的氣息,待太久真的有點毛
其實從地下宮殿中出土的文物共2780件,這些殉葬物中有嘉靖年間燒製的青花雲龍紋大瓷缸和朱翊鈞生前用的青花瓷碗,皇帝的金冠與皇后的鳳冠,金冠是用極細的金絲編製而成;鳳冠上有寶石100多塊,珍珠5000多顆,殉葬物中還有名貴的絲織品,包括神宗的龍袍和孝靖后的百子衣,都用金線繡成,我當時去定陵時這些文物是放在一間很不起眼的平房裡,如果不說還以為是員工休息室咧...只可惜這些東西接觸到了空氣,應該亮到睜不開眼的金絲,寶石全退了色,如同一件過氣,毫無價值的普通舊貨,我真是一邊看著皇帝,皇后的金冠,鳳冠以及這些出自最頂級工匠之手的華服們,一邊嘆大氣,如果是今時今日再來開挖,我想一定更能保有這些文物
很快的就能逛完一圈,這裡真的是全部出土的陪葬品嗎???以皇帝的規模來看珍珠財寶的太少了吧...到底是另外收藏未公開還是早被移花接木給盜出去賣了,我並沒有找到答案,不過國家考古隊永遠在盜墓者之後這是不爭的事實,許多流傳下來的謎也無法得到證實,最可惜的還是沒見到神宗與他兩位皇后的屍骨,只有在牆上看到一小張出土時的黑白照片,聽說他出土時面容姣好,保存得宜,也許是金鋼門發輝了作用,並沒有被盜墓的痕跡,比起清朝的皇家陵墓,明朝真的是保存得宜
風雪定陵~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64737
定陵照片~http://tw.tourguide.sinotour.com/piclist1005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