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一直對古文明 考古等死人骨頭很有興趣


有機會到大陸出差時,也會去找找圖文並茂的彩色書籍來看~~那些大部分是給青少年看,所以才用圖文並茂來吸引小朋友吧


在木乃伊界能與西方埃及媲美的莫過於東方的新疆樓蘭美女


只是新疆對我而言是個遙遠,永遠也不會去的地方所以從沒想過能親眼目睹樓蘭美女的風采


沒想到此生居然有機會能親眼目睹樓蘭文化的風采,怎麼能錯過97/12/6 ~98/3/15在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展出呢??雖然找不到伴一同前往但一個人更能好好的欣賞這些展覽品~在一個人看電影後,我一個人去看了展覽,下一趟更猛,我一個人去演唱會


鑑於去年在史博館展出米勒畫展那人山人海排隊的慘痛經驗


我利用1月初的四天年假在1/3 早上9點就到館外


結果排隊買隊的隊伍只有10個人左右~~希望是因為大家都利用好天氣出遊而不是這個主題沒吸引力啦


 



 


絲路 (Silk Road) ,一條商旅們走出聯繫東西方的重要道路


東西方頻繁交流的遺跡藉著新疆乾燥的氣候得已保存至今


這趟來展的文物除了有名的東方木乃伊-樓蘭美女  且末寶寶 ,還有古墓中所發現絲綢織物  漆銅器及仿生活上使用器具等陪葬文物


 



 


順利的買到票一到10點,先預約11:00導覽後我衝進了會場


不同於其他人按照館方安排的路線從新疆地圖,漆器,織物等開始參觀


只有我快步地  心急地衝往樓蘭美女的展示區


在這個略冷略暗的氣氛下,她靜靜地躺在透明玻璃內


以往只在書中相見的人現在居然能面對面,這麼近距離的接觸,心裡頓時激動了起來


此時此刻  在這個展覽區裡只有我和她~~~這真是太‧太‧太‧值得了,連馬總統都沒這種待遇呢


我就像張國立筆下的劉偉一般冥冥之中似乎被樓蘭女呼喚著  牽引著~


我  終於和這位3800歲的樓蘭美女在史博館相遇


輕聲的向她打聲招呼後就仔細地端詳她安詳的面容


不同於張國立筆下最後樓蘭女中那位令男人迷惑的妙齡女子


經科學檢測她死亡時間在40~50歲間


身高152公分  重10.7公斤是歐羅巴種人(白種人),鼻子高挺,眼窩,輪廓很深~~難怪做出來復原圖會稱她為美女級的人物


因為新疆的乾燥沙漠氣侯讓她身體得已保持完好並未腐壞


甚至連她的睫毛都清晰可見~~~真的很神奇,這個我有看到


雖然她的面容安祥但看看她的穿著和身邊的遺物


臉上只蓋上一個簡單的簸箕 身上僅有粗毛布包裏 


而腳上穿的是一雙縫縫補補不斷的皮靴


身旁的陪葬品只有一件草蔞和一把斷齒的木梳~~原來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有陪葬品的習俗,我們這些後代也得已了解古人當時的生活環境


以上就是她所有的財富,看的出經濟環境並不寬裕


當挖掘人員在搬運她時,身上不停掉落灰白色的碎屑,當下以為是灰塵,沒想到那竟是一個個體蝨的木乃伊


腦中浮現著許多關於這個樓蘭美女的美麗傳說


但我眼中只見一個為求三餐辛苦過生活的女子


只能說後人實在是過度美化加注了太多想像


真實生活是現實的,殘酷的


 




 


這次陪同樓蘭美女展出的還有這位有名的且末寶寶


未滿一歲的小寶寶不知原因的提早離開了人世


他的雙眼上各放了一塊石片


鼻孔裡塞上紅色的毛線球


安詳的樣子就像睡著了一般


父母捨不得的在他身邊放了吸奶的用具希望他別餓著


天下父母心就算孩子離開了身邊也捨不得孩子凍著,餓著


 




 


與生活窮困的樓蘭女形成強烈對比的是營盤15號墓主人-營盤男子


可惜這次營盤男子沒有來台展出


只有這身華麗的服飾拋下它的主人孤單來台


不同於樓蘭美女寒酸又破爛不堪的衣物


這位營盤男子穿的是大紅色繡上人獸樹紋雙面袍


臉上罩上人面形的麻質面具  額頭貼上金箔  面容呈現安詳


頭枕的是繡上美麗紋路的雞鳴枕


睡的是彩繪棺材 棺木上蓋有彩色的獅紋毛毯


這一切的一切都代表著他非富即貴的身分


但好像沒有展出其他值錢的陪葬品


不曉得是被開挖的人摸走了還是沒來台展出


富人  窮人不只在活著時有明顯的差異  連身後事都有如此天差地遠的距離~~窮人,連死都不能解脫嗎


再仔細看看它衣服上那古羅馬戰士的的人形花紋


可想而知  當時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盛況


有一幅王侯合婚千秋萬歲宜子孫錦被(漢晋公元前206年~公元420年)非看不可


因為這是由兩幅各寬48公分的錦縱向拼合縫成


是藍色為底 繡上紅 白 綠 黃四色經線


在變形雲氣紋和茱萸紋排列間由右向左出現王侯合婚千秋萬歲宜子孫等吉祥話


是非常有質感但如果改成紅色為底是不是更加喜氣呢~~


 



 


至今中國唯一發現的木雕~天王踏鬼俑(唐公元618年~907年)


先不說這天王的面容有多殺


這天王這身戰服經過一千多年 色彩依舊保持完好


 


展覽裡有一區是美食文化


人活著不能缺少糧食 當然死後的世界裡也得為先人準備著


這些用小麥做成的麻花捲 餛飩 春捲及各式點心都是真的可以食用


不過當然在一千多年後的今天 不要命的人也是可以嚐試啦


看著古時的麻花跟現在的麻花捲形狀幾乎一模一樣


而有一個六瓣梅花式的點心餅乾跟現在喜餅裡常出現的也一樣吔~~


 


透過絲路的確促進了東西方貿易上 文化上的交流


在新疆的墓裡也發掘不少唐代美女圖


圓臉 小嘴 體態豐滿 額間描花鈿 兩團腮紅~這個完全顛覆長久以來大家對美的定義,我真是生錯時代


她們身穿高腰但都是大低V領露乳溝的服飾,代表著對自我身體的認同度與自由度


有一尊彩繪騎馬仕女女泥俑更加顯示唐代婦女們行動上的自主性


在唐代女生們不僅不用拚命減肥還可以享受這麼多的自由


要說起唐代的女生們應該是最 最 最幸福的啦~


 


 


絲路傳奇~新疆文物大展


國立歷史博物館


97/12/6~98/3/15  週一到週日 12:00~18:00


全票250元,但出示有台灣大哥大的手機系統,特價200元~~欣賞150件文物,平均起來每件文物不到2元,實在是便宜的過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chi0512 的頭像
    tochi0512

    尋找另一半的翅膀

    tochi05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